中文 | EN | русский

中華工商時報“兩會”特刊整版關注榮程集團轉型

編者按:

        3月13日,《中華工商時報》推出“2018兩會聚焦”???,并采用整版大篇幅形式集中報道了榮程集團轉型發展通訊“榮程集團:從實業到跨界融合發展的轉型之路”,全文如下。


微信圖片_20180321160842

  導讀: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的序幕,我國正式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走到今天,已經是40個年頭。40年來,我國的經濟總量上升了兩百多倍,對全世界經濟貢獻超過30%,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不斷縮小。40年來,一路輝煌,碩果累累,舉世矚目。

        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踐行者和受益者,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創造我國60%以上GDP,繳納50%以上的稅收,貢獻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提供80%以上的就業崗位,民營企業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開放40年來,榮程集團做為民營企業,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踐行者和受益者,由張祥青、張榮華夫婦創建于1989年,始于唐山,2001年進駐天津發展,并成為天津市大型民營骨干企業之一。創業29年來,榮程從無到有,從兩個人到8000人,從負債3000元到總資產150億,從制造到創造、到智能制造,從金屬到金融,從單一到相關多元跨界融合發展,形成了實體產業+科技金融新業態,鋼鐵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相融合,演繹了一個民營企業的創業史和成長史。29年來,榮程集團累計繳納稅金80多億元,社會貢獻總額近200億元(其中社會公益事業投入5.5億元)。2017年位列全國企業500強第263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73位,連續13年位居天津市百強私營企業首位。

        縱觀榮程集團創業和轉型發展之路,對于伴隨改革開放一路走來,努力順應新時代、融入新時代的民營企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白手起家,革故鼎新,做大鋼鐵實業

        創業者的成功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奮斗出來的。1989年,張祥青、張榮華夫婦從零起步,磨豆腐、賣早點、養豬,小夫妻倆辛辛苦苦兩年便成為令人羨慕的“萬元戶”,并開始涉足廢鋼生意??墒?,天不從人愿,第一筆廢鋼生意就虧掉了本錢。有人說,成功屬于堅忍者,與所有成功者一樣,重重困難面前,夫妻二人頑強地堅持了下來。

        1994年,改革春風吹遍中國大地,敏銳的嗅覺使他們決定用廢鋼生意賺來的第一桶金辦起了順達冶金原料廠,當年就實現了利潤幾十萬元,完成了投身實業的原始資本積累。

        1998年,張祥青、張榮華利用做廢鋼的優勢,租下了一個倒閉的集體鋼鐵企業,成立豐南冀發特種鋼材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又在灤南租賃了擁有高爐、轉爐的倒閉企業,成立唐山市合利鋼鐵廠。2001年4月,當他們得知天津津南有一家鋼鐵廠瀕臨倒閉,正在尋求整體出讓的消息后,果斷地以業界令人瞠目的價格(2.8億)和速度(12天),整體買斷原渤海冶金,成立天津榮程,天津鋼鐵業一個巨人從此誕生了。天津榮程當年就實現產值1.3億元,上繳稅金252萬元,安排勞動力就業500人。2004年4月28日,飛濺的鋼花,改寫了榮程有鐵無鋼的歷史。在此前的800多個日夜,榮程外運鐵水150多萬噸,6萬多車次,安全行車4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三周,創造了冶金行業的奇跡。

        從2001年開始,榮程集團投入巨資大力進行產業鏈延伸、裝備升級、工藝技術改造、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和節能減排、綠色工廠建設,使過去那個瀕臨破產的小鐵廠徹底脫胎換骨,一座現代化鋼城巍然屹立在津沽大地。目前,榮程集團鋼鐵主業具備年產鐵、鋼、鋼材各500萬噸的生產能力,形成管(坯)、帶(鋼)、線(材)、棒(材)四大類產品系列,涵蓋普鋼、優特鋼等上百個規格品種,產品打入北京現代、韓國起亞、徐工、臨工等汽車及裝備制造和高鐵、海洋石油、軍工等領域,連續15年進入天津百強企業,成為天津鋼鐵業一顆耀眼的明星。

        轉型升級,多元發展,跨界融合創新

        從“十一五”到“十二五”,鐵礦石價格漲了10倍,焦炭價從400元/噸漲到2700元/噸,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張祥青、張榮華夫婦敏感地意識到單一產業面臨的風險,果斷進行戰略轉型,探索基業常青的新路。

        在張榮華的主持下,2015年出臺集團頂層設計和“十三五”戰略規劃。明確把“堅持發展‘五項原則’及‘三不投’原則,強化文化建設和品牌建設,推進運營五項原則,強化‘四資’運作管理,立志成為產業互聯網金融的領跑者、運營模式的創新者、美麗莊園的建設者、健康標準的制定者”作為“十三五”發展宗旨。提出“在‘十三五’期間,以實業基因為依托,產融互動為戰略,資源整合為核心,互聯互通為宗旨,持續創新客戶價值,向世界500強企業進軍”的目標。明確集團3+2戰略組合模式(鋼鐵、健康、文化三個產業;科技、金融兩輪驅動),實現“一體兩翼、多業并舉”(即實體產業,科技+金融)的戰略布局,打造實體產業+科技+金融的商業模式。同時提出:做精、做優、做特、做強鋼鐵產業;做新、做特、做強、做大產業互聯網金融和文化、健康,到“十三五”末,實現一個萬億級交易平臺。
在戰略規劃指引下,榮程集團轉型升級全面推進。一個跨界融合發展的現代化企業集團全面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征程。

        鋼鐵主業著力打造與城市和諧共生鋼鐵制造業,建設冶金企業智能升級的樣板,爭當行業創新發展排頭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舊、立新、降本增效”,向高質量、高效率要效益。天榮、唐榮相繼通過工信部行業規范條件準入。230余熱發電、265同軸技術、轉爐蒸汽發電、脫硫脫硝等一大批節能、環保項目陸續上馬。產品研發突飛猛進,優特鋼比例逐年攀升,達到50%以上。兩化融合一期項目成功上線,為鋼鐵由制造向“智”造升級,為建成綠色工廠,成為綠色生態型標桿企業插上了翅膀。天津榮程入選中國冶金報社首屆中國鋼鐵企業品牌排行榜“十大優秀品牌鋼鐵企業”,由于競爭力特強,被冶金規劃院評為鋼鐵企業A級。

        科技金融板塊快速發力。融寶支付是全國冶金行業僅有的兩家具備人民銀行頒發支付牌照的企業之一,全國具有海關稅費電子支付資質的四家公司之一。2017年交易量突破4000億元,盈利4500余萬元,進入全國支付行業前20強。電商交易規模突破500億元。融通物貿依托北方備件商城線上線下聯動,實現備件集中管理、集中配送,年降低備件庫存2400余萬元。濱海云商金控集團的成立,開啟了進軍萬億級資金交易、千億級融資規模的產業科技金融平臺的新征程。

        健康板塊秉持“實現人類健康百年”的夢想,基地建設、產品開發、平臺運營日新月異,碩果累累。目前已具備年產健康酒300噸的生產能力。推出北緯45、孝親米、榮程品位等多種新產品,大健康產業園區運營成果顯著。加拿大跨境O2H有機送到家電商平臺運營模式得到加拿大BC省政府的高度認可,成為BC省最大的有機超市獨家線上代理,手機版本自然購的上線運營,為平臺經濟穩鍵前行奠定基礎。

        文化板塊正在成為榮程集團轉型升級的排頭兵。2013年12月26日建設落成的“時代記憶紀念館”,作為中國時代夢想的呈現者,開館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超過40萬人次,授牌單位30余家,成為天津市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榮獲中國國家旅游雜志頒發的“年度最佳文化旅游創新貢獻獎”,通過了國家級AAA級景區評定。2017年12月26日,全國首個56個民族家園非遺研究推廣中心落成,構建文化保護與產業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引領文化產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17年,以時代記憶為代表的文化板塊,在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下,成功開啟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化征程,先后舉辦“中國·時代記憶非遺英國行”、“中國·時代記憶非遺斯里蘭卡行”文化交流活動,搭建了中國非遺文化和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平臺,引起巨大反響。

        對文化產業情有獨鐘的張榮華表示,未來,榮程集團將以“國際化發展,文化先行,產業同步”為宗旨,以“古今結合、產融互動、東西方文化融合”為發展方向,秉承“觀古看今,謀未展新”理念,專注于文化產業核心載體建設,搭建文化產業全產業鏈平臺經濟模式,推動東西方文化互鑒,打造“中國品牌,世界字號”。

        實踐表明,從“十一五”到“十三五”,以實業為依托,以科技金融、健康、文化融合互動,產融結合,互聯互通,具有榮程特色的轉型創新道路,融合跨界的發展模式,徹底突破了單一產業發展的局限,有效支撐了企業整合資源,優勢互補,聯合聯盟,共贏共榮,企業規模、效益、經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快速成長壯大。一個具有20多年歷史的傳統實體經濟企業,歷經戰略調整和創新、轉型、升級、多元發展,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和活力、動力、魅力。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續寫嶄新篇章

        榮程集團自創業伊始,便將“打造百年綠色榮程”作為企業愿景,實現百年綠色榮程夢,助力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榮程人的不懈追求。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央提出,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黨和國家新時代方略、政策,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針、政策和理念,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都為榮程集團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也帶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未來,我們要搶抓政策機遇,牢固堅持跨界融合發展的思路、理念和模式不動搖,保持定力,振奮精神,滿懷信心融入新時代,奮力譜寫榮程夢的新篇章”。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如是說。

        在張榮華的主持下,面對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榮程集團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發展重點方向、策略。

        鋼鐵板塊落實國家“三去一降一補”重要部署,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控總量、樹形象、提質量,向“精優特強”升級,向高質量、高效率要效益。調結構,打造核心競爭力。把握一帶一路機遇,擴大進出口,做大電商平臺國際貿易體量。推動兩化融合,建成綠色工廠,成為綠色生態型標桿企業,打造與城市和諧共生命運共同體。

        落實中央要求,產融結合,聯動發力,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爭當行業領跑者。推動“一體兩翼”商業模式落地,做實支付與金融、產業與金融結合,內部實體與科技金融聯動,形成“互聯網+”產業集群,升級產業價值鏈,為平臺品牌化、產業集團化打基礎。

        貫徹全面復興傳統文化要求,借助“一帶一路”機遇走出去,建平臺、聚圈層、塑品牌,堅持文化先行,產業同步,以文化引領國際化進程,推動中國文化國際化發展。以東南亞國家為重點,以南亞國家為輔助,獨聯體國家擇點布局。關注馬來西亞、海參崴、斯里蘭卡三大港口物流貿易。對接“一帶一路”國家,重點關注、對接俄羅斯的資源、種植、貿易、園區和港口,印度的市場,美國的金融科技,日本、德國的技術以及歐洲的老字號、技術。圍繞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新加坡向外輻射。各板塊借助時代非遺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活動,推進時代記憶文化產業園建設、中草藥種植、中斯60周年茶系列產品開發、鋼材貿易、港口物流、跨境支付業務等工作,力爭實現國際化發展新突破。

        搶抓健康產業戰略機遇期,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劃,倡導“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理念,圍繞“身、心、靈”結合“生命、生活、生態、生產”,開辟“食、養、療、修、學”五個領域,助力健康中國、人類健康百年夢的實現。未來,注重高質量發展,聚焦骨干業務和重點項目,培植新的利潤增長點。加快整合一帶一路沿線健康產品,圍繞精準扶貧,強化健康產業平臺品牌化建設。

        關于更好地實現跨界融合發展,張榮華表示,走好跨界融合發展道路,必須堅持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確立榮程特色新理念的戰略靈魂地位,貫穿于戰略發展全過程,促進發展思路、動力、質量和效率提升。“四生”(生命、生活、生態、生產)是人類生存、創造價值的核心,是實現百年綠色榮程核心要素。圍繞“四生”,謀劃產業布局,開發產品。“四創”(創意、創新、創造、創業)是個人成長、企業進步、行業變革的核心。結合“四創”思維意識來開展工作,與企業未來跟得上新時代息息相關。“四化”(平臺化、標準化、平臺品牌化、產業鏈條一體化)是有序化運營、轉型升級、新業態發展的基礎。利用時代的工具、模式,共享經濟資源,開拓市場,助力整合融合。“四資”(資本運作、資產管理、資源的整合、資金的使用)是推進國際化發展的核心。通過“四資”運作,來謀劃頂層戰略,助推強根固本、聯合聯盟和新業拓展,構建共和、共生、共享、共贏、共榮“命運共同體”。

        一個民營企業的創業、發展、成長和壯大,因時間、空間、環境等不一而同。然而,創新引領新時代,創新是永恒的主題。作為一個傳統制造業企業,張榮華和她的團隊正是深諳此道,幾十年如一日創新、奮斗,使得一個實體企業煥然一新,走上了一條從實業到跨界融合發展的轉型創新之路。這條道路,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未來的,對于當下企業的轉型發展頗具借鑒意義。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女厕所小便拍正面散尿,美女张开腿露出尿口扒开来摸,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